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罗景萍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
6月12日,四川宜宾高县来复镇滚沱村,刚卖完茧的养蚕大户胡永强正忙着清理、消毒蚕房,准备迎接第二季小蚕的到来。第一季喂12张蚕,胡永强卖了36000多块钱,第二季他准备再多喂两张,争取收入超过4万块。
当天,封面新闻记者从高县相关部门获悉,该县首批5.4万张春蚕交出丰收答卷,共产茧253.8万公斤,蚕农茧款收入达1.52亿元,同比增长30%,桑蚕生产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高县是“中国蚕桑之乡”“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”,全县有桑园23.5万亩,种植面积居四川省第一位。近年来,该县把发展蚕桑产业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,以“科技兴蚕”为抓手,通过“共育支撑+技术推广”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,在助农增收上释放出更大活力。
在高县嘉乐镇人民村的现代化大蚕养殖工厂,轨道式升降蚕台、自动切桑机、自动旋转上蔟架等一系列新技术、新机具,让养蚕变得简单且高效。“以前,每季养几张蚕,一家人都跟着忙,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,省事了不少。”该村养蚕大户周松,通过租赁村里的大蚕养殖工厂,每年可养蚕40余张,年收入超过10万元。
得益于小蚕共育技术的支撑,蚕农不再操心小蚕,专喂大蚕,出茧快、效益好,养蚕批次也从传统的一年4批次增加到了6批次,蚕桑产业“短、平、快”的效益优势进一步凸显,有力地促进了蚕农增收。
据了解,今年首季蚕茧收购价格也格外喜人,收购均价达到了每公斤60元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随着蚕桑产业效益越来越好,当地村民纷纷将“蚕宝宝”迎入家门。目前,高县共有小蚕共育室386间,共育工厂32个,近10万农村人口从事蚕桑生产。
下一步,高县将继续加强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,同时积极推广“公司+蚕农”订单模式,进一步延伸蚕桑产业链条,推动蚕桑产业向中高端、集群化发展,让小蚕桑成为致富增收“大产业”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中公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